尿液怎么会有白色和黄色之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2:18:41
尿液怎么会有白色和黄色之分???

尿中绝大部分是水,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溶质。在这些溶质中有一种成分叫尿色素,尿色素是由肾脏产生的一种黄色的物质,从而把尿染成了黄色。

尿液的颜色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尿液的颜色有时是黄褐色、有时是淡黄色,有时几乎是无色的。尿液的颜色随人体每天饮水量的多少,出汗的多少等等而发生变化。因为肾脏每天产生的尿色素的量大致是一定的,如果饮水量较多,或吃含水分较多的水果等食物时,人的尿量就会增加,尿色素被稀释,尿的颜色变浅。如果大量出汗,或饮水量少,就会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而呈深黄色。这种情况不必担心,只要体内水分得到及时补充,尿液仍然会恢复原来的颜色。同时,由于体育锻炼会使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的产物随尿排出增多。尿中磷酸盐排出量增多,尿就会呈乳白色混浊。

如果尿的颜色变红,而成为血尿,就要慎重对待。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结石等引起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使得红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尿液中,而使尿液变红。此时应立即请医生诊断,积极治疗。

黄色是因为喝水太少了
白色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