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提问呀?求大哥大姐们给以指教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27:34
我在看<三国志>时,遇到一段文章:<文章叙录>曰:"骐骥马不试,婆娑槽枥间.壮士志未伸,坎坷多辛酸.伊挚媵臣,吕望身操竿;夷吾困商贩,宁戚对牛叹.食其处监门,淮阴饥不餐;买臣老负薪,妻畔呼不还,释之宦十年,位不增故官.等等"中有几个典故,求各位大哥大姐们给我解说一下吧?小弟将感恩不尽呀

千里马不去奔跑,只卧在马槽中,壮士未能伸展抱负,人生坎坷多辛酸。伊尹曾是随嫁的臣仆,姜太公曾是钓鱼的渔翁;夷吾曾为商贩,宁戚曾是牧夫;郦食其曾是个守门小官,韩信曾连饭都吃不饱;朱买臣曾背柴,他的妻子为这事要跟他离婚,买臣不能留她;张释之曾当了十年的官都没有提升过。

伊挚(伊尹) 商初大臣。名伊,尹为官名。一说名挚。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即太甲即位,因太甲不理国政,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遂迎回复位。死于沃丁时。一说伊尹放逐太甲,篡位自立。七年后太甲潜回,将其杀死。
媵臣 即古代随嫁的臣仆。

夷吾:晋献公之子,申生的异母弟,后为晋惠公。

宁戚 生卒年不详,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一说是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宁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以便有一番作为。他不畏艰难,来到临淄,自我推荐,击牛角高歌,令齐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这是一个气度不凡、抱负不凡的人物。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虽家境贫寒,但仍嗜酒如命,人称高阳酒徒。他喜读书,性豁达,又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对残暴的秦王朝非常痛恨,对奋起抗秦的陈胜、项梁寄予很大希望,但郦食其发现这些人心胸狭窄,不足为交,因此一直隐居未出。当刘邦攻打陈留时,郦食其得知刘邦抱负大,胸襟宽,智谋广,喜结交,就前去投奔他。谁知刘邦虽喜结交,但却看不起读书人,以往有些儒生戴着帽子来见他,他就把人家的帽子摘下当便壶用。郦食其见到刘邦,便拿话来激他。郦食其说,“你是打算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还是打算率领诸侯攻打暴秦?”刘邦一听大怒,“你这个书呆子,真实岂有此理!全国百姓不堪忍受暴秦的残酷统治,早就想推翻它,你怎么敢胡说我想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既然你想推翻暴秦,夺取天下,就不应该这样对待长者和有学问的人。”刘邦一听这话,赶紧起身让座,并虚心向郦食其请教。郦食其首先献计招降陈留县令,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陈留,后郦食其又屡献计策,为刘邦一统天下做出了贡献。但可惜的是,郦食其在领刘邦之命与齐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