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压轴戏?什么是压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4:25:58

「压轴好戏」一般的确指好戏,平剧(京剧)剧院亦每每以此作广告词,招徕观众。但「压轴」是否最后一出戏,则值得推敲。

大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之《京剧文化词典》有极为详细的解释。旧时一场戏往往要演五、六个小时左右。先有开锣戏,亦称「帽儿戏」,指演出时的第一出戏。当时,帽儿戏多是像《天官赐福》、《百寿图》之类情节较为简单的戏。近年有改为演出火炽精彩的小武戏和能活跃观众情绪的风趣剧目。

最后一出则称「送客戏」,亦称「大轴」。因一场戏五、六小时过长,观众不等终场即离座,因此戏班常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压轴戏上。最后一出则安排演些技术性强的小型武打戏或趣味性浓的玩笑戏,让观众在这无足轻重的演出中逐渐散去,故称「送客戏」。

上面提到的压轴是倒数第二个剧目,由於紧压大轴而得名。演压轴戏的一般都是戏班排头牌的主要演员。

压轴所演的是一场「折子戏」。何谓折子戏呢?折子戏是指整本戏本中相对完整的一段戏,行话称「折戏」。如《白蛇传》中的〈盗草〉、〈断桥〉都是。折子戏往往是整本戏中精彩的一段,具有一定艺术特色,演出时常将几出折子戏组成一台戏。

轴子也是行话。指一场折子戏演出中作为轴心的主要戏目。旧时京剧戏班排戏「打本子」,将台词用毛笔写在长条纸上,卷起来似一轴画卷。戏大纸长,卷起来的纸卷就粗;戏小纸短,卷起来的纸卷则细,因而有大轴、中轴、小轴等说法。

一场折子戏演出中间的一个剧目叫中轴,再前面叫做早轴子或小轴子。一般来说,演中轴子、早轴子戏的,基本是戏班的二、三流演员。

总之,压轴是好戏没有错,但并非最后一个,而是倒数第二个戏目。

  “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压轴戏”,但压轴也是人们知识的一个盲区。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倒数第一个。但第六版《新华词典》已把倒数第二个节目改为倒数第一个。不过后来,在第八版《新华词典》又把倒数第一个节目改为倒数第二个。其读音为:yā
zhòu(易读错为yā zhóu)。
  压轴, 演压轴戏一般都是戏班挂头牌的主要演员。最后一出则称“送客戏”,亦称“大轴”。因一场戏五、六小时过长,观众不等终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