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什么意思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0:59:07

褒姒还没出生的时候,街上有童谣说:
“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

太宰说“日”代表君主,“月”代表女子,所以会有女主乱国,因为是“将”,所以会在一代之后发生。“弧”是山上的桑木名子,可以做弓;“箕”是草,可以做箭袋。所以这场灾难会和弓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是血光之灾。

这是出于《史记-周本纪》的一句谶语,原文只见到后半部分,说的是周宣王时有这样的预言,意思是说以后周将亡于女祸,这句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就是太阳落山,月亮出现,桑木弓,萁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恰巧周宣王很快就见到了卖桑木弓,萁木袋的一对老夫妇,便把他们抓起来杀死了,但是后来周幽王即位,宠爱褒姒,周朝还是灭亡了

这是周宣王时的一句童谣(见于《东周列国志》)。
“再说宣王在太原料民回来,离镐京不远,催趱车辇,连夜进城。忽见市上轩数十为
群,拍手作歌,其声如一。宣王乃停辇而听之。歌曰:

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
当时大臣们也不能解,一个叫伯阳父的大臣说:“......‘月将升, 日将没’,日者人君之象,月乃阴类,日没月升,阴进阳衰,其为女主干政明矣。”意思是说:月升日没,是指将来周王朝会有女人干政的事情发生,并因此使国家有刀兵之祸,差点就会亡了周王朝。(糜弧:弓箭,箕胞:箭袋)。
这首歌谣日后果然应验了,宣王死后,其子官涅即王位,他就是周幽王,幽王宠信褒姒,曾为博褒姒一笑,而用烽火戏诸侯。褒姒生子伯服,幽王为了讨好她,竟废嫡立庶,将原来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了,以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结果申后带其子跑到了娘家申国(河南南阳北),申后父申侯乃起而反抗幽王。
公元前 771年,申侯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进兵周朝国都镐京。幽王再用烽火调动各路诸侯勤王,但因为他曾戏弄过各路诸侯,所以兵没有来一个(和伊索寓言中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如出一辙,人家是个孩子,尚可原谅,他....哎!),镐京被攻陷,犬戎兵杀幽王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后宜臼即位为周平王,但镐京已被打的机面目全非了,平王只好搬家,迁都于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西周亡。
自从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便一厥不振,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