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扬琴和古筝音色有些相似之处?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30:51
他们的音好相近啊,我总是混淆他们,你们觉得吗?

古筝远在秦朝就已在我国流传,由最初 的民间乐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五六根弦发展到唐代十二三根弦,直到明清多为十六至十九根弦, 经过不同地区历代演奏家的发展形成不同流派风格各易、曲目丰富、雅俗共赏的良好局面。 目前古筝多为二十一根弦。其音色秀丽,既适合独奏又适合合奏。近年来经过不少 作曲家演奏家的努力,古筝曲目在不断地增加,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

扬琴又叫蝴蝶琴、扁面琴、打琴,相传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传入中国,最初流行于广东一带,现已流行全国。常用于戏曲(如粤剧、吕剧、二人台等)、曲艺(如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四川扬琴、常德丝弦等)的伴奏,也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如广东小曲、潮州音乐、二人台牌子曲、扬州清音、江南丝竹等)。扬琴独奏艺术的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有贡献的演奏家如广东的严劳烈、丘鹤俦,四川的李德才等。

扬琴音箱木质梯形,以坚木为音箱,以桐木为面板,上张若干根钢丝弦,奏时用竹槌敲击发声,音色清亮,可以奏两组以上的音。经过进一步的发展,扬琴加大了琴身,增加了弦数,扩大了音量和音域。能奏出有十二个半音的四组音,可以转调。音色清脆、嘹亮,可独奏、伴奏和合奏。

扬琴主要演奏技法有轮竹、滚竹、滑竹、闷竹、浪竹及颤音、吟音、泛音、顿音、拨弦、打弦等。乐曲有四川李德才改编的《将军令》、《闹台》;广东严老烈改编的《旱天雷》、《倒垂帘》、《到春来》、《连环扣》;江南项祖华改编的《弹词三六》、《欢乐歌》,胡运藉的《塔什瓦依》以及郑宝恒改编的《五哥放羊》;壬沂甫的《苏武牧羊》;宿英的《秧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