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老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11:47
sadf

唐伯虎是姑苏趋里人,生于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称唐伯虎。史书记载,他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苏吴趋坊皋桥开酒店,当时文徵明父亲文林去酒店喝酒,见唐寅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从此唐寅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苏州古城西郊横塘,有一座专为纪念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唐寅的园子——唐寅园。占地十数亩的园内,来这里拜谒昔日这位江南才子,也是一种文化追寻。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出身在小商世家的唐寅,自幼聪敏,熟读四书五经,16岁时,就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屡占鳌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唐寅园共有三进古建院落,第一进为“桃花仙馆”,唐寅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作有《落花诗册》,其中的《桃花庵歌》最享名声;第二进是“梦墨堂”,沿用他生前卜居的桃花庵中的“梦墨亭”之名。相传唐寅年轻时曾梦见九鲤神赠墨一担,从此茅塞顿开,画入逸品。堂内摹刻唐寅手书落花诗10首,两壁悬挂现代书画家的诗画,陈列有研究唐寅作品的论著和他的生平事迹及民间传说;第三进为“六如堂”,因唐寅晚年研习佛学,自号六如居士,堂中置有执笔凝神、仰首微侧、若有所思的唐寅半身坐像,旁边写道:“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以上;继宋玉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六如堂”之后便是墓冢。圆状的墓墩高约3米,花岗沿围砌,扶疏竹影,甚是肃穆恬静。

唐伯虎才如江海,命却纸薄,他的一生道路坎坷多舛,生活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并非他死后被人传说的那样风流倜傥。据《明史·唐寅传》记载,唐伯虎29岁乡试中解元后,次年赴京会试,因科场试题泄漏,他无辜受牵连入狱,成了朝廷党争的牺牲品。后又因入僚于南昌宁王朱宸濠,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就伪装癫狂,被遣还故里。经历了两次致命打击后,他心灰意冷,看破红尘。一边沉潜到诗画之中,一边以酒醉日消愁。穷困潦倒的他,“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只得过着以作画卖文的穷苦生活。唐寅苦难的命运,使中国的历史上少了一个小官吏,却多了一个传世的大画家。他的书画生涯,曾为他的苦难人生撑起了一方亮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