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弯为什么人觉得向外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3:12:03
100分悬赏

这是离心力的作用,离心力:当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速度方向不断改变,需要一个力来实现,也就是一个始终指向圆心的力,即向心力。反过来,如果没有向心力,物体将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包括方向,所以相对于圆周运动有离心的趋势,而正因为有这个离心的趋势,就让人感到好像有个力把物体向外拉一样,所以叫离心力,因此离心力并不是真正存在的一个力,而是一种效果,与向心力的作用相反,所以方向就是与向心力的反方向。即背向圆心方向

惯性
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学习物理学最早遇到的概念之一。这一极为普通和平凡的概念曾经引导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从而促进了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益,是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的素材。

惯性一般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最早清楚表述惯性定律并把它作为原理加以确定的是笛卡儿。

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以“定义”和“公理,即运动定律”为基础建立起把天上的力学和地上的力学统一起来的力学体系。惯性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所有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由于作用于它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惯性定律真正成为力学理论的出发点。

根据惯性定律,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不仅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物体惯性的大小用其质量大小来衡量。至此,人们对于物体惯性的认识达到第一阶段比较完善的程度。从此,人们对于运动中的种种惯性现象都能很好地理解;在实际中设计出种种利用惯性造福和防止惯性伤害的措施。

对于惯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惯性与能量的关系。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 对论,这是一个崭新的物理理论,它统一了力学理论和电磁学理论,带来了时空观的根本变革。爱因斯坦随后证明质能关系,E=mc2,一定的质量对应于一定的能量,反之一定的能量对应一定的质量。在这里,能量包括了能量的各种形式,突破了上面把某一种形式的能量与惯性联系起来的认识。这样,惯性是能量的属性,能量具有惯性(质量),任何惯性质量都应归因于能量。作为物理学基本概念和物质的量的质量概念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