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的阳盛阴虚是何意?请赐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3:10:59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 "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也就是说,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如果阴少了,则阳就相对多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阴越来越少,阳越来越盛!最后阴阳离决而亡!因为阳相对多的话,就如同火之相对多,而水之越发易干!到最后水没了,只有火就是只有阳了!只有阳,人就死了!但临床上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个过程是较长的,没等到你阴虚的没有,你的其它问题就已经相继出现了!比如气血不足!

总之,独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平衡,人乃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