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狂犬疫苗需要打5针?每针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5:39:43
是不是第一针就有作用了

狂犬病在我国95%以上是由于被狂犬咬伤引起的,其余为猫或别的家养和野生动物咬伤、抓伤所致。

狂犬病毒大量存在于狂犬的唾液中,研究发现当人被狂犬咬伤以后,狂犬病毒首先在伤口周围繁殖,并侵入周围神经组织,然后每天以8~22mm的速度沿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进犯。狂犬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后,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便逐渐表现出来。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差悬殊,短的10天半月,长的可达数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强弱、进入人体内病毒的数量多少和病毒的毒力大小,以及咬伤部位、伤口深浅等因素。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很特殊,开始时愈合伤口周围发痒、疼痛和麻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开始出现疲乏、食欲不振、头痛、失眠、恶心等症状。继而渐呈兴奋状态,有恐惧感,对声、光、风的刺激呈过敏反应,喉部有紧张感觉,常因大声、吹风等刺激而激发躁动和全身惊厥。恐水症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病人闻水声或见水即现咽喉或全身痉挛。疾病后期病人逐渐安静,恐惧消失,痉挛停止,肌肉松弛,下颌下坠,口流唾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常因呼吸和心力衰竭死亡,无药可治。

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是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两种方法:

(1)暴露前预防接种,即健康人被狂犬咬伤、抓伤之前,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对于常在野外工作人员、走村串户的乡村邮差、到疫区旅游者以及生活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群众,犬类繁养场的工作人员,都是合适的接种对象。按0天、7天、21天接种3针狂犬疫苗,每针1.0ml,可获1年以上的免疫力。

(2)暴露后预防接种,凡是被狂犬或其它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再用碘酊消毒数次。然后及时全程足量的接种狂犬疫苗。一般在被咬伤者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疫苗1针,共5针。儿童用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或舔触粘膜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疫苗外,应于0天、3天注射加倍量,并于0天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侵润注射咬伤局部和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