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李鸿章的错吗?简言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45:21

它的深层悲剧在于:不该战而与之战而且战败。翻检一下中日甲午战史,可以看到:战前、战中、战后,中方的应对策略,处处落入日本的圈套。日本制造各种借口,想一举消灭北洋水师。李鸿章知道北洋水师不是日本的对手,本来想避免战争,但由于翁同龢为首的清流主战派的因此研究晚清历史的人,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固然有责任,翁同龢等清流主战派,也有误国之责。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和父亲陈三立,就是这样看的。一些论者从力量对比的角度分析问题,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日本及其支持者实力强大,中国不具备赢得反侵略战争的条件,由此强调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奋发图强,提升国力,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这个观点自然有其积极意义.
甲午战败的结果,一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二是台湾割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才归还给我们。施压,还是不由自主地走上应战不敌的道路。在我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上,有过三次现代化的努力:一次是清朝政府迫于列强的侵扰所做的初步现代化尝试,特别是洋务派的30年的辛勤积累,通过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被日本强行打断了;第二次是民国政府的现代化努力,由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被再一次打断;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

不是

慈禧太后把北洋海军的军费拿走建颐和园了

甲午之战,中国制度、国力和指挥都不及日本,败得实在合情合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一条君主立宪的道路。虽然改革并不彻底,但着实远胜于中国的封建体制。战前三十年,中日同时开始近代化之路。日本殖产兴业,充分发动了民间的力量,再加上政府的扶植,民族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则是发起洋务运动,对军事工业却是有所发展可惜后劲不足,民用工业多是“官督商办”,被官僚视作下金蛋的母鸡,任意索取不加保护。民间力量更是被多方限制。到了战时又一味避战,指挥失灵。战争是靠人打的,日本的伊藤博文和中国的严复在英国时是同学,回国后伊藤成了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而严复则只是一名普通翻译。如此用人,何以取胜?!就算西太后把那六百万银子投在海军上,恐怕战争的结果也是一样。
李鸿章并非十恶不赦的卖国贼,大清国也并非他能卖得动。他做事有过失,但是当时的中国也确实是积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