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蚌埠曾经的历史?从古至今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7:20:09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位于东经117°12’、北纬32°57’。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现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7.45万人。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氏族聚居区。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是时起,今怀远县和蚌埠市区西部属涂山氏国,今蚌埠市区东部属钟离国。春秋时期,今固镇县先后属宋、吴,今五河县先后属徐方、鲁、宋;战国时期,今怀远县、蚌埠市区、固镇县均属楚,五河县先属宋、吴,后属楚。
历经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礻右)五年(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均属淮南西路;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辖今五河县,属淮南东路。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分属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均属安丰路濠州;今固镇县属宿州,五河县属泗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濠州升为临濠府。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凤阳县。因临濠府先后改为中立府、凤阳府、宿州及怀远、灵璧县、五河、凤阳各县均属凤阳府所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五河县改属泗州。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667年设),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凤阳5县分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改属安徽省第四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设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