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胆有毒吗?能入药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23:43

牛胆
(《本经》)
【动物形态】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采集】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
【药材】新鲜牛胆囊呈肾脏形,长约18~20厘米,最宽处约5~6厘米,干后呈囊状,有纵皱。新鲜的胆汁为绿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粘性,稍干则变为浓稠。完全干燥者,呈绿褐色固体状,揉之则成粉质。气腥臭,味苦。胆汁以汁浓、色绿褐者为佳;干燥者以无虫蛀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化学成分】牛胆汁除水分外,主要含胆酸钠盐、胆色素、粘蛋白体及少量脂肪、肥皂、胆甾醇、卵磷脂、胆碱、尿素以及氯化钠、磷酸钙、磷酸铁等无机盐。
胆酸钠盐具有强大的乳化脂肪效力,是油脂水解时起重要作用的物质;胆汁的苦味主要基于胆酸盐。
胆色素赋予胆汁以污绿色。有两种重要的胆色素,即胆红素与胆绿素,它们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在肝脏中生成。胆红素也可从牛黄(见"牛黄"条)提制。
【性味】《别录》:"味苦,大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肺三经。"
【功用主治】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治风热目疾,黄疸,便秘,消渴,小儿惊风,痈肿疮。
①《别录》:"除心腹热、渴、利,口焦燥,益目睛。""乌牛胆,主明目,疗疳湿,以酿槐子,服之弥神。"
②《药性论》:"青牛胆主消渴,利大、小肠。"
③《日用本草》:"治小儿惊风痰热。"
④《纲目》:"除黄,杀虫,治痈肿。"
⑤《现代实用中药》:"为健胃整肠、苦补苦泻剂。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大便之慢性秘结,肝胆性黄疸,胃部膨满。"
【用法与用量】内服:干燥粉末,1~3分;或入丸、散。外用:取汁调涂或点眼。
【宜忌】《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目病非风热者不宜用。"
【选方】①镇肝明目:腊月枯牛胆中盛黑豆一百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