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胶片的原理?简单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14:05:12

冲洗胶片的原理
  胶片曝光后,部分卤化银在光的作用下生成潜影。这些潜影人们看不见,必须经过显影、定影,把这些潜影变成可见影像,并经印相或放大,方能得到与景物明暗一致的照片。所以,拍摄后要得到照片,必须经过胶卷的显影、定影、负像转正像(印相或放大)等环节。

  胶片曝光时,胶片上的卤化银由于光能的作用而分解成银离子和卤素离子,感光多的部分,分解的银离子就多;感光少,卤化银分解也少。分解的银离子与卤素离子放出的电子相遇成为银原子,构成了潜影。
  显影过程是利用显影剂的还原作用,把胶片上已经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由于胶片各部位感光不同,还原出的银粒子有多有少,因而胶片各部位的密度也不相同,而未感光的卤化银依然留在胶片上。
  定影过程是利用定影剂的溶解作用,把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在定影液中,以防其见光变色,难以长久保存。定影后,胶片上只留下还原出来的银粒子所组成的影像。这是与现实景物影调明暗相反、黑白颠倒的像,称为负像。
  负像转正是利用印相或放大的过程,使黑白颠倒的负像再次颠倒,成为与景物影调的一致的正像。在负片上,景物高光部分的密度大,阻光率高;阴影部分的密度小,阻光率低。印相或放大时,底片上密度大的部分通光少,还原出的影调浅淡,密度小的部分通光多,还原出的影调深暗,从而与被摄景物的明暗程度相一致。

胶片上用的是感光材料一般是溴化银的类似物,以溴化银(AgBr)为例说明:

相片拍摄后,胶片上受光照射的强弱不同,AgBr的分解程度不同,颜色深浅就不一样,光照射强的分解程度大,产生的单质Ag(粉末状为黑色)多,颜色就深;反之就浅。

拍好的胶片首先用定影剂定影,常用的定影剂为Na2S2O3(硫代硫酸钠),发生的反应为:2S2O3^2- + AgBr=[Ag(S2O3)2]^3- + Br^-
为配合反应,硫代硫酸根离子与银形成了配离子,使得未感光的AgBr被溶解

之后用显影剂显影,漂洗晾干就得到相片

化学中的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