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怎么办?也不想说话,什么都不想干.有什么好办法调节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27:55
总是莫名的郁闷.

如果是我,我想我会选择出门旅游!

一个人背着行囊,带着为数不多的银子,也不用走的很远,只要那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就足够了。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与当地的居民一起生活,体会他们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因为这些你会觉得活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世上还有这么多我们所不知,所没体验过的东西!!

为什么要一个人?因为需要放松和散心的是你,一个人旅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学会依靠自己,让自己变坚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的情绪无法自控时,可以随时爆发出来,反正是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没人认识。。。

为什么要少带些银子?因为一般大家都是这样,出门不管带多少钱,最后都是空空而归!其实钱多钱少并不会对旅行带来多大的不同。风景还是那样,人也还是那些人。少带些钱,让自己在物质上艰苦些,然后用心去体会大自然,感受那些风景的美妙!(赚银子这么辛苦,当然要省着点咯!)

以上是我个人想法,仅供参考!祝开心!

什么都不想干,你就真的什么也不干,那很遗憾,我恐怕你真的只能永远郁闷下去了。
要想快乐,就给自己订立目标,发挥能力并激发希望;快乐是不假外求的,它来自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的过程。如果你想要快乐,就试着对更多事物发挥热忱吧!
再给你讲一个寓言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动的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心理点评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不适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