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文中有许多汉字?日文是什么时代产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1:59:29

日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种延伸与补充,因为与韩国一样,日本原先也没有自己的文字。

没有自己文字,自然也是没有自己的文化与宗教信仰的。由于当时日本官方与贵族都使用汉字。于是中国的释、儒、道等各家学说,也成了古日本人的启蒙典籍,佛教也几成日本的国教。就算是今天的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甚至可以说比大陆更中国。

尤其是到了隋唐时,日本更是兴起在中国的留学热。数以万计的日本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武功、君臣礼仪、治国安邦之道、宗教修养等。这个时期内,日本的政治体制基本对隋唐的复制。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内,日本利用汉字作为母体,终于创建出了日本人自己的文字,但其中依然大量使用汉字。直到现代,日本人才渐进式的减少了汉字在日文中的使用,但仍有近两千汉字成为日文的日常用字。

两千汉字作为日文的日常用字,也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仅统计了日文中,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宋体字。其实日文里面还大量存在着,曾风行于古代中国的草体字,这些都在统计数据之外罢。

无论如何,日本的文化与政治都是继承于古代中国,并加以改进而形成了中华汉文化的一个旁支。这绝对算是对中华汉文化的另一种延伸和补充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