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宗教是东汉时在中国明间的一种宗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6 16:59:46

zt 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创始人张陵(34~156),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
  东汉顺帝时(126~144)入蜀,居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学道,并造作道书(或
  称符书)以教百姓,倡言天人下降,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以为人治病开始传教,据称
  “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他为了统率教民,设立二十四个传教点,称“二十四治”,
  以其中的阳平治(在今四川彭县)、鹿堂治(在今四川绵竹)、鹤鸣治(在今成都市大
  邑)为传教中心,因入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故俗称“五斗米道”。又因创教之初,曾
  受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影响,巫术色彩浓厚,时人或称“米巫”。
  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衡殁、孙张鲁继之。祖孙三代,世人称为“三张”;
  道内则称“三师”:张陵称“天师”,张衡称“嗣师”,张鲁称“系师”。张衡事迹未
  见记载,张鲁《三国志》有传,是五斗米道的重要建设者。史载,刘焉为益州牧时,曾
  以张鲁为督义司马,初平二年(191),命其与别部司马张修率部共同进取汉中。后刘焉
  之子刘璋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东汉政府无力征讨,乃命张鲁为
  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张鲁遂以政权、教权首领的双重身份,在巴、汉地区
  大力推行五斗米道,在教义、教仪、方术以及组织建设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道教

东汉末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后一,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

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学道于鹤鸣山,依据《太平经》作道书24篇,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并依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创立了道派。因入道需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

东汉时期道教还有另外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此派由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创立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公元172年-1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