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佛家的理念又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44:22
有人以佛为信仰,认为佛能给自己带来一切。有人以佛为寄托,以佛家的理念让自己的思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更向往于后者的境界。那么谁能告诉我我该如何去理解“佛”的含义,佛家的理念核心又是什么?

同意楼上二位的发言。
简言之就是搞清楚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然后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

佛是觉悟 没有听说过觉悟在外面 与自己是分开的 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觉悟 你的觉悟可以给你带来一切 佛家的理念就是觉悟 通达万事万物的本质

无论你怎么想怎么做,时间都是这样流失。
尽量做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吧·

随喜~村长

“佛”为音译词,实意为“觉悟”
这种觉悟是大智慧,即大彻大悟,是让众生看清世间真相,脱离苦海,究竟涅盘

阿弥陀佛!~

人生在世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只有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的意思。觉有四种: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即佛证道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觉是迷惑颠倒,象迷路的人一样,不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连自己迷路这件事也迷了;始觉是迷路的人觉悟到自己迷路了,开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觉又称如来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拥有了本地风光。所谓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来让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让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条路或交通工具,万法归一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确方向,必须行动,所以佛法特别注重实证(实践)。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动,“犹如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关于这一点,明代高僧、净土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他说:“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然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编者特别提示:看看我属于哪一种人?)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