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1:48:2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碍。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

据说,慧能在和母亲迁居时在一旅店听到隔壁有人讲《金刚经》,不识字的他便悟道向佛,在安顿了母亲之后,四处拜师求佛,后被五祖宏忍大师赏识,留在寺中修行,后五祖欲传衣钵,让寺中所有人出一偈语,其大弟子神秀自以为非他莫数,作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看了,较为称赞,但并不满意,认为不能达到禅宗之境界。而慧能作了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心里赞许,后暗传衣钵。
后来慧能怕神秀等人不服而加害于他,于是隐居于岭南,多年后方出世,被尊为六祖,是为南派禅宗,后神秀之北派遭南派诋毁,于是南派为正宗。后来也成了中国佛教之主流。
我看了这些,现在想起来,五祖或许并没有很大的修为,否则其弟子神秀经佛门浸淫多年,受其言传身教感化多年,怎会六根不尽,而后来欲从慧能手中夺其衣钵?而达摩祖师也未必真正参禅得到,否则怎么会如此注重形式--必须要传人受其衣钵?“本来无一物”,有何可传之?
而慧能的确是属于天才一般的人物,不识字却能懂经文,是见性成佛了,而普通大众没有这样的天分,如何能成佛?后来想到儒家修身养性和老庄清净无为二者之争,老庄是近乎慧能的人物,其思想是近乎他们的人物方可真正领会的,而儒家孔孟只有靠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行为,纯净自己的思想,即“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在老庄认为“气”是不用“养”的,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或许老庄认为连“尘埃’都没有。最后看来,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儒学更可学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