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为什么变为8大行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03:37
太阳系为什么变为8大行星?? 哪颗行星被排除了?为什么排除它啊?

冥王星被排除了。
北京时间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为二级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行星和其他太阳系天体按下述途径定义:

[1] 行星是一个满足以下条件的天体:[a] 具有足够的质量以使得它的自引力可以克服刚体应力从而使它表现出流体静力学平衡的(近圆的)形状(见注释1),并且[b]在围绕一颗恒星的轨道运行,本身既不是一颗恒星也不是一个行星的一个卫星(见注释2 )。

[2] 在1900年以前发现的八颗经典行星,它们都在接近黄道面的近圆轨道运动,与其它绕日轨道上的行星际天体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其它天体都比水星小。谷神星按以上的科学定义属于行星。由于历史原因,可以选择把谷神星叫做“矮行星”(见注释3)以有别于经典行星。

[3] 冥王星按照上述科学定义也是行星,对近期发现的几个大的海王外天体也同样如此。与经典行星相反,这些天体一般具有大偏心率的高倾角轨道,轨道周期超过200年。把这类以冥王星为首的行星际天体归为一个新类,叫做“类冥行星”。

[4] 所有绕日运动的不是行星的天体应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