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物主要分为那两类?作用机制有何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16:31:38

麻醉药物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种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使局部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赖于Na+内流而产生的细胞膜除极作用.局麻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Na+内流,阻止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冲动的传导而产生局麻作用.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是普鲁卡因.

  全身麻醉药是一类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暂时引起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等状态的药物.
  按入药部位,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吸入麻醉药,另一种是静脉麻醉药
  它的作用与机制:
  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的意识\痛觉等各种感觉和神经反射暂时消失,达到镇痛和一定程度的肌松作用.药物作用强度除与脑内的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外,不同的中枢神经元和神经通路对麻醉药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如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对药物敏感性高,因此首先出现该区域脊髓丘脑束的感觉传递障碍,痛觉反射减弱或消失.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对麻醉药的第三性最低,高浓度时才引起呼吸和循环抑制.
  全麻药的麻醉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比较重要的理论有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脂质学说.前者认为,离子通道的研究表明,除氧化亚氮外,吸入全麻药可通过抑制兴奋性突触和增强抑制性突触的传递而发挥作用,其机制与干扰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有关,如干扰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GABAa受体离子通道和甘氨酸受体离子通道的功能,易化CNS抑制性突触传递,因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脂质学说认为,吸入全麻药脂溶性高,容易溶入类脂质丰富的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内,引起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干扰了膜蛋白受体和Na+\K+等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进入神经细胞内的全麻药与类脂质结合后,导致整个细胞的功能改变.因而抑制递质的释放\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递,引起全身麻醉.
  2.抑制循环和呼吸系统. 含氟麻醉药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力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