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反映了?处事态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1:54:19
反映一部分人?处事态度.

这句话在以前的时代来讲就是“平庸”,而在现代来讲就是“消极”。
我们不应有这样的思想,现在是竞争的时代,没有“立功”又怎么会进步呢?没有进步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同一句话处于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理解就不同,不能片面的去理解,咱们国家很多好的东西都是被那些理解片面的人给歪曲了,好的东西被理解成坏的了,你理解的时候要从当时的处境也就是环境去看。这个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非常谦虚的说法,一般来说‘无过’自然就是‘有功’的,完全不好不坏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这句话一般是用在自己评价自己做的事情。表明说话的人非常的谦逊,不急功近利,不追求别人的褒奖的人生态度,很显然是种踏实的工作态度,这种人做事最认真最负责。道家的清净无为,中庸之道(难得糊涂) (楼上的那位说的非常好)。这是正面的用法
第二,形容一个人骄傲自喜,故意卖高。这是傲慢的人生态度。

【解释】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甘心无所作为

以我们现代的话说 表明了出语者的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看破或说是内心达到无为的境界 一楼的解释概扼重要 不错

基本上反映的两种:一是 道家的清净无为
二是 我国古时提倡的 中庸之道(难得糊涂)

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