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是什么意思?(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42:49
消费社会这个词语的准确定位是什么?

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消费心理的影响 转摘 福音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庞大芜杂,且现在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实难概括出一般的特征,再加上中国社会的各种繁杂关系造就的复杂多变的心态,中国消费者则更难把握了。他们可能恪守传统,但又为面子而竞逐时髦;他们可能注重实惠,但又为攀比而挥霍无度;他们可能只管现世,但又为死人一掷千金。当然,表面的矛盾,放到实际的背景中或许也能得到解释,正是本着这个理由,这里将勉为其难的列举一些与消费有关的文化特征。

首先,中国文化一向强调天人合一,人是万物之灵,与天地并为三才。在我国现今的广告中仍可以看到这种观念对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影响。比如“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身保险”,是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仿改,巧妙地利用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特殊感受,把不宜之言的意思通过暗示和联想而烘托出来了;再如一家公司在宣扬自己的精神时说:“做人要顶天立地”,借此显示了一种恢宏气魄,让人敬佩,并吸引了不少能人专家前去效力。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消费习惯上也有体现。比如中国人喜以自然界的“珍品”来滋补身体,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还是山里长的,都有可采之物,以至到了药物食物不分的地步。由此延伸,中国消费者一般喜欢新鲜的原汁原味的食物,对于冷冻的可能兴趣不大,除非迫不得已。

其次,中国文化一向强调血缘关系,也就是以家庭为本位。现在虽然家庭核心化,三世或四世同堂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保持着,亲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很是明显。个人的消费行为往往与整个家庭密切联系在一起,一个人不仅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需要,在目前的广告中,不少便是温馨的家庭氛围为背景,“家有身么,如何如何?”“保您全家怎样”之类的口号不绝于耳。其中更丰富有中国特色的是运用亲慈子孝的心理,子女孝敬父母,而父母为子女的前途不惜倾囊投资,这类广告场面在电视中时有所见。由于现在一般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对于后代的重视似乎又要超过对于上辈的,在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竞争中,许多父母惟恐落后(因为中国一向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伸,对孩子的成功甚至比对自己的成功还要感到自豪),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但怎么个强法?不少父母变是通过孩子所消费的东西来体现的年。

第三,中国文化一向看中人情关系。这种人情关系可从几个层次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