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要七擒七纵孟获?有什么目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49:35
何必要劳师动众来个七擒七纵?谁能给个合理得解释么?

诸葛亮要北伐,但是后方有孟获造反,如果用武力强行镇压,那么那个地方将会永远宁日,至少会花很长时间去安抚管理.如果让那个地区的首领归顺,那么由于孟获在当地的威望高自然那个地区就安定下来了.这就好比美国打伊拉克,当然硬打是肯定能打下来的,但是你看现在三天两头出事,几死几十人明天死百把人,如果是后方出现这种情况怎么还可能远征魏国,所以七擒七纵孟获旨在收孟获的心.

我说楼下这个你看过书没有,七擒七纵是怎么回事先搞明白了来,还什么"还一次次要来攻蜀",白得够可以.
=============
“如果让那个地区的首领归顺,那么由于孟获在当地的威望高自然那个地区就安定下来了……”

呵呵,孟获被擒七次,不但不念蜀不杀之恩,还一次次要来攻蜀,此举颇为不义,就算之前有些威望,这么一折腾也会失去很多民心的,都不够下面小弟替他难为情的,七次啊,还打什么打啊,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么?!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目的是为了永久的收复蛮夷人的心,好能最大限度的腾出兵力和精力来收复汉室江山,以报先帝知遇之恩,才有了后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攻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做思想工作,“反侧”是反面、消极面、对立面,做好了思想工作,就能消除反面、消极面、对立面的东西,使其为我所用。审势,是说对客观存在的错综复杂的总的态势要有正确的了解,才能决定治国的宽严,不然宽严皆误。诸葛亮处理任何军国大事,都能从客观实际形势出发,决定其策略。譬如治蜀,他不同意法正所谓蜀汉政权“初有其国”要“缓刑驰禁”以慰民望,而认为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致“蜀土人士,专权自恣”,故“威之以法”,是“为治之要”,主张用法要严。但对于少数民族则主张要宽严结合,而旨在服其心,故他南征时采取“攻心”战略,七擒七纵孟获,是为了消“反侧”。上面对联的上联即指这事。
深谋远虑,一劳永逸
在曹魏策动下,孟获起兵犯境侵掠。为安定后方,孔明统兵南征。军行之次,马谡奉令来犒军。孔明留马谡在帐叙话,问道:“吾奉天子诏,削平蛮方;久闻幼常高见,望乞赐教。”谡说:“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成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孔明叹说:“幼常足知吾肺腑也!”本来南征派一大将便可平之,而孔明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