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鱼寄北 李商隐 的名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17:17

大哥``是夜雨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①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②,
却话③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②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③却话:重头谈起。

【简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②。

[注释]

①巴山:在今四川,绵亘数百里,东接三峡。

②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却话:回头说起。

[赏析]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夜雨寄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