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小山羊?会不会传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8:06:34

“大三阳”、“小三阳”是什么?至今有许多人不很清楚。而一份《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出台,不免让许多人暗自紧张--如果有“大、小三阳”成了自己的同事,自己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乙肝。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李太生博士解释了大家对“大、小三阳”的疑惑:
专家解释:“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对半”体检时的二种不同结果。所谓“乙型肝炎抗原两对半”,是给5项检测指标排了队,它们依次是: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通常又把1、3、5项呈阳性(或+)称为“大三阳”,1、4、5项呈阳性(或+)称为“小三阳”。
大小三阳都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程度的一个数据,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都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大三阳”、“小三阳”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总人口的10%,其中男性感染者略多。城市人口感染者更多,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5%。
人们常说的某人“大三阳”、“小三阳”,是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说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并不能说明这人就得了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非患病者。
“大三阳”、“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异常才诊断为乙肝。
一般认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传染性比“大三阳”小,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
有部分人的“大三阳”经过数年后,可自然转为“小三阳”。
乙肝病毒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染的。专家强调,乙肝病毒只有进入血液了,才会传染。如输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了不洁净的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带有乙肝病毒的唾液如果附着在正常人身体上有破损的地方,而且进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
家庭成员间最易互相传染。母亲传给婴儿,是乙肝传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病,但会传染给所生的孩子。另外,孩子在幼年时期很容易被携带乙肝病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