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思想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6:35:08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一位兼具将相之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
文韬武略和宏大抱负,不仅泽被当世,而且也惠及后人。他的宦
海生涯,有“进”有“退”。“进”则忧其民,“退”则忧其君,
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始终都没有
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因此,《岳阳楼记》的倾吐
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作者对未来
人生的展望,而是对过去人生的回顾,是对自己“以天下为己任
”的人生实践的精妙总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向我们揭示了这
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把大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摆在
第二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它源
出《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根据
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实践,把孟子的话发展而为“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装点在《岳阳楼记》里,传输给
后人的是一种博大情怀和高远的境界。
在古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人
物就数不胜数,像屈原、岳飞、辛弃疾等等,他们为了国家的兴
亡民族的兴

我想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的全文和解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的意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如何理解现今社会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先之乐而乐"的含义? 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着急了而乐”翻译成英语怎么说啊 我问一下 谁能给我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乐而乐 的人物事例 急需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只乐而乐'是北宋谁的名句? 请尽快发,我急用,谢谢~! 引用古诗文名句仿写: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只乐而乐”的抱负 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然则何时而乐焉?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