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山小参不答话?问话要挨三十棒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3:05:48

德山来到湖南澧阳龙潭山的山脚下时肚子饿了,就去找一个路边卖东西的老太婆买点心吃,老太婆看到德山挑了一担书就问他书里写了些什么,德山很得意地说,这书是《青龙疏钞》,是讲《金刚经》的,由我亲自注释过的。老太婆说,我有一问,你答得出我就把点心送给你,若答不出,你也就别吃了德山很诧异,心想我这次来是要踏平龙潭寺的,难道还会被个老太婆唬住,就说,你问吧。老太婆问道,《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行”,你要买的点心是指其中的哪个心呀。一问之下,德山哑然,自己半辈苦读尚且挡不住路边老妪的一问,于是赶紧收了来此砸场子的雄心,虚心来到龙潭寺里找到崇信禅师来求教。

崇信是青岩系第四代禅师了,他接领德山顿悟的故事在禅史上非常的著名。一天晚上,德山离开崇信的座前要出门,崇信拿起一盏油灯说,外面天黑,拿着灯照亮吧。德山伸手去接的功夫,崇信忽然一口气把烛火吹灭了,然后仍旧把灭了的油灯给德山,问,你现在还得看得见吗?德山作醍醐灌顶状,兴冲冲地回去把来时带的《青龙疏钞》一把火烧了,从此皈依禅门。

德山悟出了什么呢?其实烛火乃身外之物,这是一种虚枉。人心中的佛性即是一盏明灯,有了它即可驱散黑暗,永远光明。禅宗僧人们后来把“传灯”借指为禅门的领悟,宋代编的禅宗语录合集分别叫作《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其名字中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回头来看崇信接引德山领悟的方法应该算是很温和的了,平易耐心、禅风绵密,然而这德山偏偏不学好,他成了主座禅师后把激烈的作风学了来,成天手里攥着个棒子,徒弟来问法,“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有个徒弟上来刚刚向德山行个礼,德山便打。弟子这个郁闷呀,争辩说,我还没问呢,你怎么就打?德山打人的理由是这样的:“等你问出口我才打,那我多没面子呀?”。德山使棒子使出了名,所以后来有“德山棒、临济喝(大喊斥责)”之谓,两家在“棒喝”这条很有前途的事业上各领风骚

--------------
看看这个吧,,,意思就是“得”与“不得”只是个虚的,真正的东西在心里
“得”也要打三十捧,就是怪你因“得”而高兴,叫人不要太在意表面的“得”与“不得”,,

本来就是很玄学,虚无的东西。。

末后句,千圣不传,虽虚空粉碎,大地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