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为何屹立不倒?用是的何建筑材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36:21

长城的建筑材料:
  主要是土,石和木料、瓦件等。需用的土、石量很大,一般都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就在山上开取石料,用石块砌筑。在平原黄土地带即在就地取土,用土夯筑。在沙漠地区还采用了芦苇或红柳枝条层层铺砂的办法来修筑,如像今天还保存的新疆罗布泊与甘肃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就是这样修筑的。修筑的方法是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条,上面铺一层砂石,砂石之上再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条。这样层层铺筑,一直铺砌到五、六米的高度,芦苇或柳枝的厚度约五厘米左右,砂石的厚度约二十厘米左右。若修五米高的城墙就要铺到二十层左右的芦苇柳枝和砂石。在东北的辽东长城还有用编柞木为墙、木板为墙的。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工程,历史最悠久的部分建成至今已有2000多年。

建造长城所使用的材料有多种多样,如岩石、砖、树枝加砂土,等等。有一部分秦长城则是用“版筑法”建造的,筑城的民夫将一份石灰与两份砂子、碎石充分混合后,倒入两块木板中间,再用大木槌将木板中夹着的石灰、砂石混合物夯得结结实实,然后浇上水。不久以后拆除木板,里面就形成坚固的墙体了。

下面让我们来模拟古代工匠,试验长城的建筑过程。

1.先准备一些石灰,某些休闲食品(如海苔等)的包装袋内有小包石灰防潮剂,可以利用。先将石灰放在瓷碗里,加水,这时石灰会剧烈发热,而且石灰水有腐蚀性,要注意安全,别沾在皮肤上。

2.再找一些砂子和碎石(约如黄豆大小),混合后,从中取出大约为石灰两倍体积,与石灰浆搀在一起,用细棍拌和;再把混合物装进一只牛奶盒或其他饮料包装盒里,用木块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