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上吃鱼时常说的“头三尾四”有何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19 16:27:42

酒宴上吃鱼的“头三尾四”说法主要来源于河南民间。目的是借鱼助兴,劝君更进几杯酒,将同席氛围带动起来,避免同席之人相互不熟悉,出现尴尬局面。。
  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有这样的习俗:筵席(通常是喜筵)常有一道菜----一条鲤鱼。端上桌以后,鱼头对着那位客人,他就要先喝三杯酒;鱼尾照着的客人(一般是两个人)喝四杯酒,然后才能吃鱼,否则任何人不能吃。这就是所谓的头三尾四。还有腹五背六,这里的“三四五六”都是指的饮酒杯数。

在中国,只要有鱼这道菜,宴席不论档次高低,来宾不论身份贵贱,“头三尾四,肚五背六”的酒令是吃鱼前必须要行的。至于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酒令才能吃鱼,我想,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硬道理来。

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但本人作为一个山东人,浪迹酒桌十余年,发现山东人其实论酒量比不上蒙古人,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是,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

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

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宾”,右面的是“次宾”;相对应的,左面挨着主宾的是“副主陪”,右面挨着次宾的叫“次陪”,但叫“三陪”的多。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宾主落座,开始倒酒。山东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你若是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山东人用那种三钱的小酒盅喝酒,那纯粹是在扯淡。山东时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