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亲师,是指哪些?为何被定为人之五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7:35:24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

天地,人是天地所生所养,天性父地性母,天无日月,就无昼夜、四季的交替,无此阴阳的交替,大地万物不生。人类吃的、用的、住的,一切都来自大地母亲,天天喝着大地母亲的乳汁,嘴里却漫骂着天地,这样的人还有人的良知吗?

君,从人类初祖伏羲开始,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到文、武、周公,这些人类历史的有道明君,把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引导至人类文明,发明了各种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质量,奠定了人伦大纲,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伏羲女娲制定人伦夫妻大纲,为人伦之祖。炎帝尝百草,日遇五十毒,神而化之,从而发明了中草药,直到今天世界人类都在使用。黄帝所著的真宗修身养性之道,发明的医理和针灸流传世界使用到今。尧天舜日一直是后世人类所向往的太平盛世。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为公忘私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今天做人的榜样吗?周公之礼,国与国交,大礼三百,人与人交,威仪三千,成为社会稳步发展的保障。今天人与人之间,不是还用礼来维持人际关系吗?国与国交,不是还用礼来维持着世界和平吗?文王发明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谁不按二十四节气耕种,秋天颗粒无收。

亲,人至亲者父母,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和地,子女生病父母心如刀割,恨不得病在己身,父母生病,有几个子女能如父母待子女之心切,中国二十四孝的故事,家喻户晓,世界流传,就是教育为人当孝顺父母。不孝父母者,无做人之根基,对他人再好都是虚情假意,生不如畜。

师,父母只能生人之肉体,却生不了人的心灵。父母数目字不识一个,子女却是数学家。这个师不是教文化知识的师,而是指给心灵不生不灭之根源的是真老师,这个真老师是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三教圣人老子、孔子、释迦。
天地君亲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四维八端),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