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牵力是什么理论啊?急.还有,国内谁在这研究领域权威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1:01:49
谢谢

于新春:“外牵力”的发现人、“外牵力”学说的始创者
  在大学听过他给研究生上的课,“外牵力”系列讲座我听过一次。

  记者:“外牵力”对研究当前社会变化有什么意义?
  于新春:一个社会的平稳发展一般都是内因或内在环境导致的,而一个变革的社会跳跃性发展或者跃变,一般都与外在环境的促进或影响有很大关系。中国已有近20年的时间处于快速变化阶段,究其根源,有很大的涉及面是因外在环境的促使,因而从外部入手研究并分析内部变化是有现实意义的。

  记者:作为倡导者和创始人,你提出的“外牵力”观点有怎样的过程?
  于新春:一时冲动造就不了有生命力的学术理论或现实命题。我从1994年起就关注这个问题,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外牵力”思想架构,经过10多年的一线观察和社会实践,我把外在的影响中国快速社会变化的因素力量归纳为“外牵力”,并加以系统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有一定内涵的“外牵力”观念体系。

  记者:这个观念或学说的社会地位如何看待?

  于新春:有人把我提出的“外牵力”学说与吴思先生提出的“潜规则”的意义相提并论,我很尊敬吴思先生,我的观点没有他的那么重要。我对“潜规则”研究不多,但看重它的现实意义。两者的范畴和研究领域完全不同。

  记者:于先生,你作为“外牵力”的发现人,会设想你的这一观点引发的社会效应吗?

  于新春:我无意来炒做什么概念,也不愿做什么明星学者。研究社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我的工作之外的爱好。但毫无疑问,我热爱我的这一课题。

  毫不客气地说,我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里“外牵力”的发现者,已经并将继续为丰富、提炼自己的“外牵力”思想而努力。现在,本人在一些地方已做了多次讲座或报告,一些大学及研究生对本人的相关报告已表现浓厚兴趣。他们希望我能够在空闲时在大学里开这门课,持续地把这个观念研究并倡议下去。

  记者:请问“外牵力”还包括哪些内容?
  于新春:根据我的研究和判断,“外牵力”包括:外部舆论牵力、外部政策牵力、外部宗教牵力、外部文化牵力、外部民意牵力、外部企业牵力、外部环保牵力、外部非政府组织牵力、外部军事牵力、外部组织牵力、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