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才不回被染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7:38:03
除了大预防针,我也知道那是最好的办法我要的是在不打预防针的情况下!

传播途径上面的各位说的都很明确。
其实你现在主要明白的就是日常的一些接触并不会传染,不必谈肝色变。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血液透析等亦有感染HBV的危险。关于经口感染问题,有人认为病毒入口后必须通过消化道粘膜破溃面,如口腔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病灶进入血行而发生感染。在消化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经口感染乙型肝炎的机会远较甲型肝炎为低。国外在人的实验性感染中,给于45名“志愿者”口服乙型肝炎患者的粪便悬液,结果均未发病。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在接触粪便机会较多的清洁工人中HBsAg及抗-HBs的阳性率并不比对照组清洁工或其他人群高。此外,各种体液在传播乙型肝炎中的作用应予重视,业已证明HBsAg除存在于血清外,还可在唾液、尿液、胆汁、乳汁、汗液、羊水、月经、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等中检得。其中唾液在传播中尤具重要意义,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唾液中25%~50%可检出HBsAg。鉴于乙型肝炎主要由接触病人或HBsAg携带者的血液和分泌物所引起,故医务人员亦易从病员中感染乙型肝炎,其中以口腔科和外科医生感染HBV机会较多。例如国外有一名牙科医生,其血清中HBsAg和HBeAg均阳性,电镜检查证实血清中有Dane颗粒。4年内经其治疗的患者中有11例发生乙型肝炎,其中9例的HBV亚型和牙科医生的亚型相同。该医生经常不戴手套进行操作,且手经常有破损史,HBV系由血经口感染。

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系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和产后密切接触引起;但少数(约5%)可在子宫内直接感染。HBeAg阳性孕妇行引产或流产所获得的胎儿肝组织中曾找到HBeAg,说明本病可通过胎盘直接传播。母血HBeAg阳性者婴儿的感染率达90%以上,母血HBsAg阳性而HBeAg阳性者,婴儿HBV感染率较低(27%~30%)。我国台湾省及日本国报HBsAg母婴传播率为36.6%~40%。孕妇在妊娠前期(1~6月)感染乙型肝炎,产后10%婴儿HBsAg呈阳性;妊娠末期(7~9月)感染本病者,76%婴儿的HBsAg为阳性。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有三条途径。1,控制感染源(治疗病人)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就是打预防针)。
第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