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山?请简单介绍一下.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26:19

怎样画山、石
把石头画好了、就是画山的第一步,经常说“石分三面”就是要画出石块的立体感来,中国画画石头主要是通过线条的轻重转折和皴法来表现,首先用笔勾轮廓线,然后再皴笔法用侧锋,一般情况下皴起笔轻收笔要重。运笔方向至上而下,也可从下到上,灵活运用。再画几个石头时大小和形象不要画法一样,要注意石块和石头之间的疏密、远近和相互关系。
画石头时用中锋或者稍侧的笔锋画石头的轮廓,用墨可以稍淡。笔头上的水分不要过多。然后依轮廓皴,增强石头的质感和立体感,皴笔用中锋和侧锋兼用,一般勾皴的黑色要淡,先淡后浓逐渐加深。再渲染石头暗部时笔的水分要含多一点,即所谓干皴湿染,这样做才显得有笔有墨,渲染用笔要大笔触,用侧锋,从上至下一笔一笔接着染下来,先用淡墨,逐渐用重墨、浓墨,等到前一遍的黑色干后,可以根据需要多次加皴加染,直到有了充分的感觉为止,一遍一遍的加皴加染这种方法称积墨法。
一般用焦墨加苔点,这是画石头的最后 一个步骤,主要表现石头上的苔草。
下面介绍几种皴法:斧劈皴是用侧锋笔画出来的。有时蘸浓墨有时蘸淡墨,可以用大笔皴法,也可用许多小皴法表现石块的轮廓、明暗和质感,一般情况下笔触与笔触之间不要重复,最好一次完成。待皴笔干后可以用含水较多的淡墨渲染暗部加强立体感。皴染之后可以再着色。亮部一般染赭石色,趁湿接染暗部,暗部颜色可以用花青,或在花青中加少许藤黄和墨,即螺青色。
拖泥带水皴法是一种在矾宣纸上或绢上使用的一种画法,其特点是连皴带染。画出来的山石,皴笔与皴笔之间、浓墨与浓墨之间自然连成一片。
云头皴象云头层层涌起,北宋画家郭熙好用此法。
披麻皴先用淡墨画轮廓加皴,阴暗处用淡墨渲染,不足部分等墨色干后再画、再染、点苔。
皴法有长、短、干、湿有的皴法没有名称。
用短笔触勾皴石块称雨点皴,北宋画家范宽多用此法。米点皴是山水画中用点子来表现山石的一种皴法,有小米皴和大米皴之分。运用米点皴主要表现烟雨云雾中的山峰、描写雨后的云山,强调大雨之后浓重的山色,加强雨景的效果。
皴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灵活运用,披麻皴、解索皴、卷云皴等等现代有人画山水画先把纸揉一下,利用纸面不平皴出的线条很有变化,有一种自然苍茫之感。有些石头在画时要特别注意线条的转折,以免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