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感染微小病毒B19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8:47:22
本人因患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住院治疗,病情很不稳定,血小板数上上下下,血小板在1.8万至5万之间,治疗的效果很差,近日做了一个血液免疫检查,结果是, 微小病毒B19 IgG呈阳性,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毒,有什么治疗的办法?大夫说这是感染来的,不知道我是从哪里感染来的,哪里有这病毒?有知道以上问题的朋友请告诉我!谢谢大家了!

人类微小病毒B19(HPV B19)是1975年Cossort首次发现的一种单链线状小DNA病毒,引起人类感染性红斑、关节炎和骨髓抑制等。1984年,Brown等首次发现B19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1〕。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孕妇感染B19病毒可引起的胎儿流产、水肿及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病率有所增加〔2〕。所以,研究分析妊娠期有关B19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治,对促进孕妇健康和优生优育都有重要的意义。

1 B19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B19病毒感染范围广泛,常在冬春季节暴发流行。其中儿童和孕妇是易感人群〔3〕。而且,B19病毒感染有很明显的职业趋向性,幼儿园、小学教师及医务人员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职业者。B19病毒的传播途径较复杂,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避免同B19病毒感染的病人接触是重要的预防方法之一。

2 B19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

Brown等〔4〕用克隆重组技术,明确了B19病毒的细胞受体为红细胞的P抗原。B19病毒可以特异地与人类红细胞系统结合,造成对红细胞系统的破坏,发生贫血及造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胎儿水肿甚至宫内死亡。同时,胎儿尚不能对B19病毒感染发生有效反应,加之胎儿发育过程中红细胞生命周期短,需要大量的细胞补充,则进一步加重了上述的病理损害。也有报道表明,B19病毒除侵犯红系造血系统外,还可侵入肝脏、心肌等。所以,有人认为,B19病毒感染引起的胎儿非免疫性水肿除了与红细胞系统受损有关外,还与肝炎、低蛋白血症及心肌炎等有关〔5〕。
孕妇的免疫状况对胎儿的B19病毒感染有一 定的影响。孕妇产生的中和性抗体可以中和病毒,这也是检测B19病毒抗体阳性率高而其DNA检出率低的原因〔6〕,中和性抗体可减轻病毒对机体的感染,故对胎儿有保护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大约50%的孕妇感染B19病毒后不产生中和性抗体。

3 B19病毒对胎儿的危害

孕妇感染B19病毒后并不都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或死亡。英国的一项最新前瞻性调查表明,母婴垂直传播率达33%,在受感染的孕妇中约9%可以造成胎儿死亡〔7〕。胎儿感染B19病毒后,主要表现为非免疫性全身水肿,甚至流产、死胎或死产。国外曾报道1例晶状体变性和眼畸形的胎儿流产后,其胎盘、羊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