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星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3:29:06

一种光度极高、距离我们极远的奇异天体。在分光观测中,它的谱线具有很大的红移,又不像恒星,因此称为类星体。

类星体是类似与恒星但不是恒星,比恒星具有更大能量的一种星体!!!!

举个例子吧,有个电灯泡,可以发出象太阳那么强的光
类星体就是这么恐怖的东西
当然还有谱线的红移

每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我们知道所看到的光(或无线电波)经一定时间的传播才被我们看见。在任何情况下,无线电波都不可能比光传播得快。当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一开始传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而不用等到无线电波传播结束。这样,当我们观察仙女座时,我们看到的光线是在22万年前发出的,所以在22万年以前我们就能看到仙女座。

当然,现在我们看到的仙女座星系和在22万年以前的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维持的时间可以忽略。
但是当我们观察离我们更远一些的星系时会怎么样呢?我们能看到的最远的星系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看到这些最远的星系时,我们还不知道它们是在很远的地方。随着射电望远镜的改进,并利用通过微波测得的清晰的画面把某些射电源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这些是压缩射电源,在这种射电源中有3C48、3C147 、3C196、3C273 和3C288.3C是剑桥第三波源目录的缩写,是由英国天文学家马丁。芮利编辑的一个清单。
在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阿兰。瑞克斯。桑德治调查研究了这些射电源并发现它们好像都是从16个模糊的大恒星中产生的。这非同寻常,因为单个恒星不是可被探测的微波源。我们从太阳中接收到微波,因为它离我们比较近。
那么为什么会从模糊星中接收到微波呢?天文学家们认为它们可能不是普通的恒星,而是类似星星的射电源。在1964年,华裔美国天文学家邱宏业把它简称为类星体,从此也就这么叫了下去了。
那么什么是类星体呢?在1936年,美籍荷兰天文家马瑞亭。斯科米特对3C273 的光谱感到非常迷惑,这些线看起来很直,但是使他意外的是它们和普通恒星在紫外线区域内的谱线相似,它们只是产生了很大程度的红移,这就是马瑞亭。斯科米特感到迷惑的原因。从红移中可以得知,3C273 不是普通的银河系恒星,而是离我们10亿光年远的可被探测到的普通星系外的物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