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信念》的第2章讲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0 11:41:44

于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8~1862)的名字及其作品,在中国稍有文化修养的人莫不耳熟能详。人们知道他是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是超验主义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杰出的博物学家。19世纪是一个博物学极其昌盛的世纪。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就在该校所在的剑桥市的一所私立中学教授博物学、古典名著和科学。梭罗常带学生到河滨旅行,在户外上课、野餐,让学生以大自然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1850年之后,梭罗加入了波士顿博物学会成为会员。1859年,他还应哈佛大学邀请,参加了对学校博物学课程的设置和评估工作。梭罗被誉为“诗人和博物学家”,真是名至实归。

  梭罗的作品站在文学所代表的人文世界和博物学所代表的自然世界的交叉点上,把博物研究和美文熔为一炉。梭罗致力于从自然秩序去理解物种本身。他发现,最藐小的生命,哪怕是植物,哪怕是种子,也像人一样,有其灵性,有其信念。对于这样的看法,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人会问,你是说我们嗑的那些瓜子,砸的那些核桃有灵性、有信念?太夸张了吧?不过,你看完这本《种子的信念》,这样的疑问大概就会烟消云散了。种子,与我们人类一样,有其灵性。正因为种子有其灵性,有其信念,我们人类才对种子充满信心。没有这样的信心,人类怎么会去播种?

  说到梭罗,人们莫不会想到他那永恒的《瓦尔登湖》。然而,这本读者们相对陌生的《种子的信念》与《瓦尔登湖》大有可比之处。《种子的信念》的写作年代早于《瓦尔登湖》。《瓦尔登湖》赞美的是个人在自然中如何享受天人一体的自由。《种子的信仰》赞美的是富饶的生命与自然的相互关联。《瓦尔登湖》探讨的是个人在自然中的成长和发展;而《种子的信念》探讨的是作为生命载体的种子在自然界中如何伸展、实现其信念的过程。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作者发现农业是人类自我开垦的手段。在《种子的信念》中,作者注意到风、水、动物等是自然界自我拓展的手段。从这种意义上讲,本书是《瓦尔登湖》的姊妹篇。

  梭罗作品的独特魅力是他从超验主义的哲学立场来观察经验世界。超验主义者认为宇宙是由自然和灵魂构成的,故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科学的主观性,即科学是特定科学家的科学。梭罗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主观性,而且看到了种子的主观性,这就是每一个种子都有自己的信念。这种看法迥异于中国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