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的《生命》的解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06:18
越全越好,其中有几个问题是
1“待投掷的生命如雨点”和“毕竟是日子如针”这两句中分别描绘了“我”的什么形象?
2“偶然间,我是胜了”我胜在那里?
拜托各位阿~~~

诗是讲究意象的,诗的意象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这首诗的意象就是流星。“熄了灯的流星”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照应前一句“滑落过长空的下坡”,说明流星已经熄灭了。
“投掷的生命如雨点”指流星雨,“投掷”二字描绘了流星雨在天空出现时的状态。“锦锈的设局”指流星雨划过长空留下的或明或暗的先浓后淡的彩线。
作者自比流星;以第一人称;写出了流星划过夜空的华美与宁静;生命是短暂的,对个人来说,要使生命历程像流星一样华美;作者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那就是:生命是速去的,对宇宙来说,它的速去是宁静的。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于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在“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时,郑愁予始终坚持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现代的。他的诗表现技巧和手法是十足的现代的,可在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技巧化入中国传统的意识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作为现代派的一员,郑愁予 以其对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迥然有别于西化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