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雷公柱什么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8:41:26

在古建筑中,避雷装置主要是用“雷公柱”。这种装置有三种形式:一是亭、阁上的宝顶及佛塔的塔刹,下面设有雷公柱;二是牌坊之类的建筑,在高架柱处设雷公柱;三是殿堂的顶上,在屋脊两端的正吻下面,也设置雷公柱。古代匠人懂得,建筑物的这些部位,都是最易受雷击的地方。
殿堂屋顶上的正吻,是房屋的最高处,而且是尖端,所以最易被雷击。避雷的做法是,正吻触雷后,其电流便沿正吻内的雷公柱、太平梁、角梁、沿柱等引向地面。当然这些构件不能用一般的木材,如北京昌平时长陵的棱恩殿上用的是楠木;又如广西容县的真武阁上用的是格木,即铁力木。这些木材都有导电性。
若是楼阁、亭子、佛塔等建筑,则由顶上的火珠、宝珠、宝顶等接受雷电,由雷公柱传至柱,引入地下。其做法都差不多。
雷公柱、沿柱、角梁等,所用的木材大体有:楠木、格木、松、柏等,这些木材都有较好的导电性,有的也用金属(铜、铁等)。

雷公柱是古代建筑用来避雷的一种设施,所用的木材大体有:楠木、格木、松、柏等,这些木材都有较好的导电性,有的也用金属(铜、铁等)。

看一下这里的图片就行知道啦!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0%D7%B9%AB%D6%F9&in=10917&cl=2&cm=1&sc=0&lm=-1&pn=0&r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