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僧于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51:02
哪位大仙晓得什么是“僧于律”啊?或者从什么地方能下载得到?
(可能是那三个字,也可能使我记错了。反正是跟这三个字差不多的。)先谢谢各位了!
好像是跟时间有关的。

【摩诃僧只律(Mahasangha-vinaya)】 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书。简称《僧只律》,意译《大众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40卷,为印度佛教大众部所传的广律。早在三国魏嘉平二年(250),有昙柯迦罗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僧只戒本》1卷。东晋咸康中又有僧建于月支国得《僧只尼羯磨》及《戒本》,于升平元年(357)在洛阳译出。但这些译本均已佚失。法显于隆安三年(399)去中印度抄得《摩诃僧只律》梵本,义熙十四年(418)与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全书分为比丘戒法和比丘尼戒法两大部分。卷一至卷三十五为比丘戒法,列举比丘戒218条,杂诵跋渠(vagga)法113条,威仪法50条;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为比丘尼戒法,列举比丘尼戒277条,杂跋渠法34条。此律为大众部所奉持,其中多处含有大乘经意,为大乘说法的萌芽。在解释中有53处引用《本生经》,为其显著特点。又书中引用《沙门果经》和《中阿含经》等,可见此律集成时间较晚。但所载第二次结集,佛本生故事等,对研究印度佛教史有一定价值

是<僧只律>吧

【摩诃僧只律(Mahasangha-vinaya)】 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书。简称《僧只律》,意译《大众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40卷,为印度佛教大众部所传的广律。早在三国魏嘉平二年(250),有昙柯迦罗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僧只戒本》1卷。东晋咸康中又有僧建于月支国得《僧只尼羯磨》及《戒本》,于升平元年(357)在洛阳译出。但这些译本均已佚失。法显于隆安三年(399)去中印度抄得《摩诃僧只律》梵本,义熙十四年(418)与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全书分为比丘戒法和比丘尼戒法两大部分。卷一至卷三十五为比丘戒法,列举比丘戒218条,杂诵跋渠(vagga)法113条,威仪法50条;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为比丘尼戒法,列举比丘尼戒277条,杂跋渠法34条。此律为大众部所奉持,其中多处含有大乘经意,为大乘说法的萌芽。在解释中有53处引用《本生经》,为其显著特点。又书中引用《沙门果经》和《中阿含经》等,可见此律集成时间较晚。但所载第二次结集,佛本生故事等,对研究印度佛教史有一定价值。(隆莲)

下载包:
什么是“僧于律”? 什么是法不加于尊 什么是善泳者溺于水 什么是沉迷于爱情 什么是本初于午线? 什么是PLC程序?多用于哪些领域? 什么是 表现手法 ?有关于语文的。 请问什么是“君子之交淡于水” 什么是自诉,什么情况下属于自诉 什么是”救人于危难之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