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玩物会丧志吗?正方观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6:18:48
我们班抽到的是正方观点,玩物会丧志.希望各位大侠帮忙,找到论据较充分,详细的资料.
最好有一些现实例子的,名人名言的.
如果资料很有用,就追加50分.

我提供反面资料,对手可能提这些问题,楼主可做好准备应付.

适当的玩玩可以提高益智力.

玩”似乎是不正当的,是走向深渊的阶梯,是罪恶的预兆。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一见学生手离笔,眼离书,就认为不做好自己的正事。他们严禁娱乐、游戏,甚至对我们武力镇压。
其实,持有这种看法的人是缺乏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的。贪玩无节制,确实于人有害,如有些同学迷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和一些品质低下的卡通图书等,他们整天无心向学,给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但如果玩而有节制,不仅无害,反而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学业的进步。
毛主席从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游泳。在家乡,他一年四季都要在“清水塘”中游泳,游泳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军事家、政治家陈毅擅长于围棋和桥牌。而曾两次获诺贝尔奖金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就非常喜欢骑自行车旅游。他们都是名人,而且都是了不起的“玩家”,正是他们都“玩而有节”才创出了辉煌的成就,又有谁说他们丧志了呢?玩物不一定丧志,玩得好,不但对我们无害,而且还利于智力的开发。上海12岁的苇嘉俊就“玩”出了成果——穿绳器,在国际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了奖。
列宁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是不会工作的人。”睡觉是休息,玩是一种更好的休息,在学习期间玩一玩,乐一乐,唱一唱,会使大脑得到调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玩物不一定丧志,让我们携手一起去玩,一起去享受人生的快乐吧!

编辑手记:本文的小作者列举了中外名人“玩而有节”也可以出成果的道理,并且还以自己的同龄人为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小作者在文章末尾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而有成。

不会休息的人就是不会工作的人。

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 ( wán wù sàng zhì )

解 释 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出 处 《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道学家教人少作诗文,说是“~”,说是“害道”,那么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