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叫太傅?他那小官怎么能当太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56:37
官才5品~
皇上老师?还是太子老师? 历史都没记载过~
如果是是虚名,那这个太傅在唐朝的时候还不是虚名吧>?
应该是清朝的时候才成为虚名的``
想不明白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没有当过太傅!!!

太傅
周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为国王辅弼官之一。战国后废。西汉吕后元年(前187年)复置,金印紫绶,以王陵、审食其等任之。后废。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又复置,以孔光出任此职,位在三公之上。东汉亦置此官,掌善导,无常职,刘秀命卓茂任之;卓死,省去此官。其后新帝初即位,又设“太傅,录尚书事”,如赵熹、陈蕃、胡广等均任过此官,赵等死,即废去此职。

历代多有延置,或常设或虚职,如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清史稿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参考“太师”
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

李白没有当过太傅,最多当过大学士.

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
没有实际的权利~~

有才阿

好象不是太傅吧
太傅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很高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