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湿是什么意思?到现在都不是很明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28:57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湿邪为病的方剂,统称祛湿剂。

【湿邪在六淫致病中的特点】
A.湿为阴邪,其性重滞,易伤人阳气,易阻碍气机,其性粘腻,病程长,湿性重浊,身体沉。
B.湿邪为病(外袭、内生),多伤人体肌表经络。
C.湿之与水,异名类同,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肺为水之上源,三焦、膀胱决渎气化,给水湿以出路。
D.湿之感人可从寒化或从热化,故用利湿祛热,温阳化湿,祛湿扶正方法治疗。

湿,在中医里是六淫的一种(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是疾病的外感病因。湿邪的致病特点主要有:
1.易伤阳气:比如,湿邪损伤脾脏的阳气,则会表现:尿少,腹泻,水肿等。
2.易阻遏气机:湿邪侵袭脾胃,会导致脘腹痞闷,大便稀溏。
3.易袭阴位:即湿邪容易侵袭人体的下部:小便浑浊,下利脓血
4.病程缠绵难愈:湿邪引起的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 愈。如湿疹
5.多见头身肢体困重:头重如裹(好像有东西裹着头一样),关节疼痛。
6.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滞不爽:如眼的分泌物增多,皮肤疮疡,小便浑浊,下利脓血。

至于湿邪致病引起的症候,就根据湿邪侵袭的脏腑经络不同而表现不一了。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为水类,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湿邪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如湿病面垢多眵,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水湿之邪重
着粘滞,侵入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故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症状。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症状。湿性粘滞。粘滞。即粘腻阻滞之意,湿邪犯人,其粘滞性主要表现在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症状,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