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做多少次会习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7:28:47
如题

n次

那要具体看什么样的人了,儿童尤其是幼儿部分动作,甚至可能一次就习惯,而一个老人可能10年下来都不一定习惯。

这和理解能力及记忆能力有关,儿童主要是模仿,所以对一些未知的动作会完全照搬记入脑海并实行。而成人或老人则是靠理解,所以对未知动作会先进行分析并从记忆中寻找最类似的再进行动作,一旦遇到与自己记忆相抵触的动作就会很不习惯。在新的记忆产生自然反射前,都不能称之为习惯。这需要相当时间的重复操练。

学习语言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17次 一个好习惯 重复17天 就能养成拉 呵呵 要相信我啊 是心理学上说的

看你的反射能力了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那么,怎样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来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

我们先来分析一种现象。在吃饭的时候,大多数人是用右手拿筷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小到大人们都是用右手拿筷子,已经养成了习惯。这说明了人是按照习惯来办事的。假如在今天吃午饭的时候,你不用右手拿筷子,而改用左手拿筷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不舒服,挺别扭的,对吧。这说明改变习惯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从今天开始,假如你每天都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你会不再那么别扭,稍微习惯了一点。这说明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不断地重复。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