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视杂志?需要详细的解释.(新闻学和传播学)谢谢大家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07:17

是介绍电视剧内容,花絮等的杂志。

中国的电视杂志与电影杂志的地位对比,似乎正与中国的电视和电影倒了个个儿。在这个众声喧哗(尽管这词有些老套)、各执一词的时代,中国的电视杂志却像患了失语症,不知道该怎样说话才好,于是只好东扯西拉地杂语。放眼看去,满目的电视杂志虽多,但没有一本能叫得响。这事看起来有些荒谬,与常理不符。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不尴不尬的出身

电视杂志先天出身不好,带着明显的计划体制色彩。几乎所有的杂志都是各省市广电管理部门或电视台的机关刊物、下属刊物。很多刊物当初甚至现在仍叫着“××(省市名)电视”的名号,一眼便能看出其身份来历。这种带有浓厚地区、部门色彩的特点给杂志们带来了不少限制。比如,它必须大力宣传鼓吹本省本台的电视节目或电视剧,即使是一部臭到家的戏,也必须吹得天花乱坠。比如,它必须受限于上级主管领导的口味,缺乏市场观念和意识,等等。

近年来,有些杂志开始试图走出这个框限,使出了种种解数:给杂志改名,在北京这样的明星云集、娱闻汇聚之处派驻记者或设立分支机构,甚至将编辑部搬到北京……但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所有这些手段都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电视杂志的不尴不尬还在于,它在与各地都有并且大都异常火爆的电视报的竞争中处于弱势。有些杂志像是后娘养的,领导更看重电视报;有些杂志则是电视报的附属,难以施展拳脚。中国的老百姓也习惯于每周买份电视报,而不是买本杂志。这与美国、欧洲的情况大相径庭。美国的《电视指南》价值数十亿美元,在全国各地出版不同的版本,一网打尽当地所能收到的电视台的各种节目,为当地的电视观众服务到家,其广告收入也十分了得。英国的《广播时报》则涵盖了从电视节目表、各种生活服务信息到深度新闻分析评论等众多内容,深得读者喜爱。

从欧美的情况来看,中国电视杂志的前景似乎是光明一片,但如何突破出身的尴尬,并在内容、定位上下功夫,将读者从电视报那里抢夺过来,还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

不咸不淡的内容

电视杂志不光处于电视报的阴影之下,还处在各种大众媒体的娱乐报道的压迫之下,缺乏比较优势。当前的电视杂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