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孟祥斌事件影响这么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14:13
首先我对英雄真的很尊敬,就是有些地方不明白,其实救落水女的人很多,为什么孟祥斌事件影响这么大呢?还有当时2个武汉到北京想圆明星梦却中了煤气毒的北漂女孩,她们这样的人也很多啊,为什么他们2 的事件影响也这么大呢?

前段时间,孟祥斌救人牺牲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浙江金华3万多民众自发手握菊花相送,上到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孩子;从正常人到盲人团体,无不体现了民众对这位解放军中尉的敬畏和怀念。笔者也深受感动,舍己救人的英勇大无畏精神,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支撑,我们很多人是希望看到这一点的,只是,国人在这方面做的越来越少。所以,一个救人牺牲事件,而且还是一个解放军,诸多的因素集中到一点上,才造成了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在这件事情上,新闻媒体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如果,只是从教育国民、在越来越崇尚拜金主义的今天、在精神食量极度空缺的情况下,继承和发扬这种舍己救人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众和媒体这样做,无可厚非,甚至应该更加的发扬光大。因为,舍己救人或者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在现在实在是少之又少。笔者见过了太多的“一人勇斗众多歹徒,百余路人旁观”的报道,也曾亲历光天化日之下小偷的盗窃行为,迫于对偷盗者的畏惧,我也选择了事后告知当事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冷淡,这确实是一个很严肃、很值得考究的问题,这个话题另当别论。

但是,今天笔者想说的是,整个孟祥斌事件造成的如此大的影响,还是反映出国民或者是新闻媒体的一些个通病或者说是思维弊端。

1、一好,好到底;一坏,坏到头。笔者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国人很容易犯“一叶障目”和“随波逐流”的错误。我想,好人与坏人的区分,不能笼统的仅从一件事上就断定他“好”与“坏”,相反,我们现在认定的“好人”也可能会做坏事,而“坏人”也会做好事。我们现在经常做的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就把某个人“看清楚了”。孟祥斌在救人之前,恐怕知道他的人没有几个,当然,我们也就无从谈起他的“好”与“坏”。自从孟祥斌救人牺牲之后,全国上下没有人不说他是好人的。这些在那些网友的评价中,在媒体的报道中,都可以看到民众“含泪”说:“好人呀”。当然,我没有说他不好的意思。因为我不知道他,也不了解他。不过至少,在救人这件事上,他确实做了一个 “好人”。再加上媒体记者急于扩大该事件的影响,而使用的一些煽情的语言。国人很难抵挡这种“诱惑”,随波逐流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太应该了。但是像媒体报道的3万人手持菊花相送,江边彻夜祈祷的场面,确实有媒体炒作,忽悠阅众的嫌疑。但不管怎样,孟祥斌已去,他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