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体现了怎样的民族内涵?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22:46
写下感受(骄傲,自豪,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灿烂辉煌...诸如此类)200字以上,谢谢,急

故宫的建造始于永乐四年,即1406年,今年恰好是故宫建造的600周年。现在的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保留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郑欣淼道出了他对建筑内涵的理解: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对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五门三朝,体现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另一方面,阴阳五行学说也在紫禁城建筑中也得到运用。故宫外朝在前就是阳,纵向的太和殿、保和殿为三,最为高贵的太和殿分别是九五,九五至尊,九是皇帝的象征;内寝在后,乾清宫等三宫是皇帝真正处理文件的地方,其台阶为偶数。如此布局说明阴阳巧合,是对宇宙秩序的认识和追求。

故宫复杂的千门万户,其实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四合院组成的。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强调和追求的不是向空中的发展,而是在地面上的延伸,辽阔才是伟大,这种以平面延伸为壮丽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同时群体的序列有助于统治王朝的威严。从伦理上说这种格局体现了儒家的等级观念,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从审美的层次上看,强调群体组合,强调有序化和对称性,追求平面伸展对称,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观的体现。

国宝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故宫的文物藏品有150万件套,其中皇帝的书画有10多万件资料,古籍文献约20万册,古器物70万件,织绣宗教生活类约25万件。故宫的藏品主要有四个来源:一个是皇家的收藏;再就是国内进献、蕃属国贡品,外国礼品等;另外就是宫廷文化生活用品,还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受赠与购买。

我国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郑欣淼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在解放初期山西堂的三件东西辗转流落至英国,后即将被银行拍卖,我国花48万港币,将其带回祖国。当时建国初期,百废待举,又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国家财政才100多亿,但仍然将保存文化遗产作为重中之重。提起抗日战争时期文物南迁,郑欣淼也有这样一个感触:失去的领土可以收复,但是作为几千年的文明、文化传统的结晶,我们这些得之不易的瑰宝如果失去了,我们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国宝并不是仅指一件件具体的文物,不是这几件书画是国宝,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