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戒子书的全文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8:05:30
里面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关羽的

西汉·东方朔《诫子书》
【原文】
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译文】
明智的人,他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看来从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简介】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为汉武帝时有名的大臣,性情诙谐,应对敏捷。东方朔是用了三千竹简,写了一封洋洋自夸的信,自荐于武帝的,但没有被重视,一直呆在公车署中,拿着微薄的俸禄,武帝也不召见他。一天,东方朔见到给皇帝表演杂耍的侏儒,就骗他说:“像你们这样的人,一不能种田,二不能打仗,没有什么用处,所以皇帝打算把你们都杀掉,免得浪费粮食。”侏儒大惊,当武帝乘车经过的时候,一起下跪哭泣求饶,皇帝听说原委,就找来东方朔问他为什么恐吓侏儒。东方朔说道:“那矮子身长三尺,拿着一袋米、二百四十个钱的俸禄,臣身长九尺,也拿这么多俸禄,矮子饱得要死。臣却饿得要死。陛下广征人才,您认为我是个人才,就重用我,认为我不是,就辞退我,别让我在这里浪费长安的粮食。”武帝闻言大笑,将东方朔提升为代诏金马门。东方朔虽然喜欢开开玩笑,但他不畏权贵,仗义执言,也曾冒死劝谏武帝不要荒疏朝政,沉溺于享乐。可是汉武帝却总是把他看作调笑豆乐的弄臣,这使他一直郁郁不得志,写下《答客难》等文章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在这封写给儿子的信中,东方朔指出,明智的人处事,崇尚中庸之道,凡事恰到好处即可。那些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