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说疗痔病经》内癊痔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05:47
大家好!

本人中文名字叫光海,我是匈牙利人。2004年的时候我在布达佩斯法门佛教大学毕业了。现在我是一个初等佛经翻译者。
我翻译《佛说疗痔病经》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癊痔的意思,对我来说不太清除。
MATTHEW'S汉英词典说:癊是一种心病。在网络我看到别的意思,比如痼病等。

我不是医生,只是一个佛教徒。

谢谢你们的帮助!

这个应该是简写的"阴"字吧,痔病经里已经讲了,大概也是病的意思, 这个阴,我觉得你可以参考中医里讲的阴阳的阴:

(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二)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另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三)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师兄可以再看看别的经典,作为参考.祝你早日翻译成功!随喜!

廕发音为“印”中医的四大增损病水大增者痰廕胀满腹痛下痢,癊痔的意思本人认为是红肿肥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