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伯之书(节选)>>的翻译和相关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8:06:41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
  A、见 见故国之旗鼓。每见壁间题字。 B、树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

  C、思 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 D、之 人之情也。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2、填空。
  (1) 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想以廉颇吴起的事例来劝说陈伯之投降。(廉公之思赵将: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屡立战功,后受同僚忌恨,不得已出亡到魏国,还时常想回去为赵国出力。 吴子之泣西河: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本来任西河(现在陕西合阳一带)太守,魏武侯听信谗言,把他召回。吴起临行时,望着西河哭泣说:我走之后,西河必定要被秦国夺去。后来果然如此。)

  3、文中的“将军”指代(C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正因为如此廉颇才渴想能重为赵将,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如今与梁军对垒)您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的生活,岂不伤怀!(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作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知自己离去,西河将被秦占领)而痛哭流涕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切望您能早定良策,自己弃暗投明。
  当今皇上极其开明,天下平安欢乐, (有人)从西方献上白玉环,(有人)从东方进贡措木箭。(西南边远地方的)夜郎、滇池两国,解开辫发(改随汉人习俗),请求封官,(东方的)朝鲜,西方的)昌海两地的百姓,都叩头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横行在)黄沙边塞之间,作出执拗不驯的(样子),企图苟延残喘罢了!(我梁朝)全军统帅临川王萧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亲,总揽这次北伐军事重任,到北方安抚百姓,讨伐罪魁。倘若您仍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