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是何时产生的?汉以前有吗?有铜镶玉的吗?如有,市场价格是多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5:33:49
就是玉带,腰上缠的腰带。

你说的应该是"玉带钩"吧!是一种古人用来系腰带的实用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了.
我实在是懒得打了,给你这个资料看看:

在我国出土和传世的古玉器中,带钩是常见的器类。其形式各异、造型别致、雕琢精细、纹饰华丽,令人赞叹不已。这些技艺精湛、古意盎然的绝伦之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高超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揭示了古玉带钩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因此,依据古玉带钩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把握历代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上的时代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对传世古玉带钩的鉴别断代。

一、玉带钩的初始期。
在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一种长方体玉出现于墓葬尸骨的下半部,属于腰带的一部分。器型多呈长方体形或扁长方体形,有长型和短型之分。长度在3-8厘米之间,通体光素无纹。一端有孔,为两面对钻而成,可穿绳结系,其作用相当于带钩的钩钮。另一端琢磨成弯钩状,钩头向内弯曲,末端稍尖圆,可钩系腰带。虽与常见形制不同,但作用应该是钩挂,相当于春秋战国以后的带钩,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玉带钩,是古玉带钩制作的初始状态。
夏、商、西周三代没有发现玉带钩,一直到春秋时期也仅出现有钩首、无钩钮的带钩。说明这段时期玉带钩的形制仍未完备。

二、玉带钩的发展期。
战国时期,玉带钩的器形已经基本确立,即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并且普遍使用。这时玉带钩已进入了发展期。此时虽然带钩纹饰内容变化比较丰富,但形制基本相同,时代特征明显。其器型多为长条形、琵琶形。长度一般在4-8厘米之间,8厘米以上较少。通体感觉简洁明快、棱角分明、光泽度强。钩首一般高昂,常见雕有龙首、兽首、鸟首等。头形较小,钩身较宽,大多素面或阴刻细线纹饰。多数带钩在钩面两侧的边沿和钩首颈背两侧的边沿都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对称得体又平整美观。钩背有方形钮或圆形钮。一般情况下,钩身的侧面与钩钮的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即钩身与钩钮同宽。

三、玉带钩的鼎盛期。
西汉时期是古玉带钩发展的鼎盛期,玉带钩的制作在继承战国时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一般来说,西汉时期的玉带钩选料讲究、琢磨细致、刀法简练